2014年8月8日星期五
故鄉(完)母親的心歌
這次的返鄉,除了給父親稍稍的安慰外,我似乎沒有歸鄉的感受。那個“故鄉”己然不是爸爸媽媽描述的故鄉,我找不到爸爸孩童時,跟鄰居小孩嘻戲玩耍的大樹,那隻曾經駝著他看熱鬧的石獅子,也不見蹤影,河?玩魚摸蝦的小河?不知消失到何方?我見到的只是個新興的市鎮,許多新屋還掛著新亮亮的紅燈籠。沒有古老的石板路,沒有長滿青苔的石牆,沒有髙齡的老樹,看不到也聽不到親人的招手與呼喚。我儼然像個異鄉人、過路客,聽不懂家鄉的語言,吃不慣家鄉的菜餚,祭祀時,對家鄉的禮俗也完全陌生,叫得出名字的,也只有堂姊的兒女與孫女。我也不知家鄉人對我的感覺是什麼?大概一切只停留到爸爸為止吧!
童年,我常聽到媽媽以潮州語,低聲地唱她故鄉的歌謡,而且一聽就聽到我出嫁,一向聽慣她哼哼唱唱,我也不以為意,也不深究曲中的含意。不知怎的,出嫁前夕,又聽媽媽唱著老歌,我的心突然很酸,眼淚不由得奪眶而出。那天天氣轉冷,氣象預報第二天寒流將至,媽媽一直擔心我隔天穿著單薄的婚紗,會受不了寒凍。所以,燉了一隻加了薑、酒、人蔘的老母雞,給我驅寒。我一口一口的慢慢啜飲那碗香郁的雞湯。媽媽邊哼唱,邊在廚房再次巡視,唯恐那兒有髒亂被忽略了。看到媽媽忙忙叨叨的上上下下,心想,以後再無法跟母親朝夕相處,將很難再聽到這熟悉的曲調。那剩下的半碗雞湯再怎麼樣也呑不下了。
直到君君快出生時,我又再次回到台南媽媽家待産,又像回到少女時代,和媽媽聊著天,撒個嬌。我突然問媽媽為什麼常常獨個兒唱著歌,媽媽說:「我怕有天回到老家,說不出自己家鄉的話,一個人總不能自言自語,唱著歌,記著詞,才不會把家鄉話給忘了。」才知道“故鄉”對在外的遊子來說,是何其重要。
媽媽的故鄉在潮州汕頭,因為近海,所以許多人都到南洋經商。媽媽家的男人也不例外,我的舅舅們到了成年,也跟隨我的外公遠赴暹邏(泰國),離家前,外婆會包好一小袋土讓舅舅帶著,希望他不要忘本(家鄉),另外還有一瓶水,要他帶去與當地的水混合著飲用,以免水土不服。母親對即將遠行的兒子一再叮嚀,可見她內心的不安與不捨。而出門在外的孩子,就未曾有那種心思嗎?
君君一歲時,許多話都能朗朗上口,媽媽常抱著她說話兒,一天,君君竟然要外婆教她唱歌歌。「荷犂牽牛拿鋤重,身為農夫忙又忙,一年四季忙不了,春夏過了又秋冬。⋯⋯」,從此,媽媽有了個和音小天使,只要一聽到外婆的呢喃歌聲,君君就嘹亮地加入,現在也唯有她會唱一些潮州歌。
故鄉的水是甜的,故鄉的月是最大最圓的,我終於明白,故鄉就是有過往故事的地方,有許許多多回憶的地方。就算走盡千山萬水,故鄉依舊是最令人懐念的地方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