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8月10日星期三
手工豆腐
喜歡吃豆腐是出國之後的事,在國外豆腐是非常昂貴的食物,簡簡單單的一盤家常豆腐,要價也要二、三十元紐幣,相當於台幣六百元,所以一直以來,都很想學做豆腐。
我在奧克蘭吃到最好吃的豆腐,應該是春梅家了,她常邀請我們去她家吃豆腐,豆腐製作之前,是滑嫰的豆花,每人灌完兩大碗豆花之後,就是幫她將剩餘的豆花,一瓢瓢地鋪在木頭豆腐格子板上,四周的布折回包裹著豆花,再以重物壓出水份,半個鐘頭後,雪白的豆腐就展現在我們的面前。
想吃新鮮的豆腐,又一直遲遲不敢下手,看到春梅提起一大桶滾燙的豆漿,往裝了熟石膏水的桶子一冲(豆腐的點晶動作),那高難度的動作,連在一旁觀看的老公,都臉色凝重,就更別指望我了。
後來看到網上許多談論製作豆腐的方法,居於好奇,我也如法炮製,就像上化學實驗,還真的很好玩,只是擠豆漿、和煮豆漿有點累人,但是自己製作的豆腐,的確比較香濃。可以試著玩玩看,嘗嘗看原汁原味的豆腐。
製作醋酸鈣水
白醋(糯米醋)100 cc +蛋殻 2 個
作法:
(1)蛋殻洗淨,加水煮開,瀝乾,曬乾。
(2)把乾蛋殻剝碎,放入乾淨的玻璃甁中,加入醋,蓋上蓋子,放於室溫中,靜置 4 天。如果放入冰箱冷藏,需要 7 天。然後將浸泡的醋酸鈣水瀝出,即可使用。
附記:
(1)可以依同樣比例,一次多泡些,隨時可以製作。完成的醋酸鈣溶液,冰箱冷藏可保存 1 個月。
(2)100 g的醋酸鈣,配合 1600 g的豆漿。
製豆漿材料:
黃豆 400 g
打豆漿的水分 2400 CC(黃豆:水=1:6)
做法:
(1)黃豆洗淨,加入 3 倍的水(1200 g)泡 12 小時(黃豆:水=1:3 ),浸泡時,夏天最好放置在冰箱冷藏,以免造成豆子酸敗。
(2)浸泡過後,瀝乾水分,將豆子分批放入果汁機,以 2400 cc的水,打成豆漿。(分多次打汁,視果汁機的容器大小)。
(3)煮豆漿時,先剽除上層的泡沫,邊煮邊攪拌,避免鍋底燒焦,同時注意不要讓豆漿溢出,(將沸騰時,可以將火轉小一點)。
(4)豆漿放涼後,倒入豆漿袋,將豆漿擠出。
(5)擠出的豆漿,再煮至 70 度,加入醋酸鈣水(蛋殼醋汁)拌勻,靜置 5-10 分鐘。
(6)呈現顆粒狀的豆花,即可倒入鋪上布的有洞容器(小文具盒、小蒸籠都可運用)。
(7)將四邊的布包上,蓋上適合的上蓋,並用重物壓住(約500 g,如果喜歡吃硬豆腐,需要壓更重些),讓水份滲出,約 30 分鐘,即可將豆腐取出。(依自己喜歡的軟硬,如果喜歡嫩豆腐,時間可以短些,自己斟酌)。
(8)未吃完的豆腐,以清水浸泡,放入冰箱冷藏,可以保存3-4天。
附記:
(1)製作豆漿有 2 種方法,(一)先煮再濾,豆漿較香,因為很燙,需要時間等候。(二)濾過再煮,方法較簡單。製作豆腐,必須等煮沸的豆漿降溫至 70 度C,才能製作。(需要一支溫度計)
(2)可以先利用活動的蛋糕模型、蒸籠、文具盒製作(但是一定要有能排水的孔洞),如果有必要,再買專用的豆腐木盒。畢竟自己製作豆腐,較費時費力,買了不用,更加浪費。
哇! 這個真的像是在作化學實驗 太~厲害了!
回覆刪除我在附記欄裏提醒讀者,如果試做之後,覺得過於「搞工」(繁複),沒有再做的意願,就不要買豆腐模型。我為了這個實驗,四天前就洗蛋殻,然後煮、曬乾、泡醋。之後的擠豆漿和煮豆漿,真是費力耗時,手力不夠的我,豆漿老擠不出來,因此剩下一堆豆渣,單單要消耗這些剩餘價值,我又花許多工夫做豆渣餅,⋯⋯。不過還是很開心,因為有親身體驗,也學到不少東西。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