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模型 |
隸屬於國立臺灣博物館的南門園區,前身為日據時代臺北南門工廠,經修復後,定位為產業史博物館。園區內有三棟建築,分別是紅樓、小白宮、及新増建的行政大樓。
1899 年,此工場是樟腦和鴉片的主要生產基地,1931 年,正式改名為臺北南門工場,是日據時代唯一的公營樟腦加工廠。
行政大樓展區,修復再利用的典藏庫房 |
紅樓主題牆,由舊木料堆疊而成 |
紅樓主題牆,由舊木料堆疊而成 |
「遊客置物櫃」,收存及整理園區的落花及葉,製作成押花,拼貼在置物櫃的門板中,十分雅緻。
舊有建築的遺跡 |
佔地150坪的室內空間,現作為餐廳及文創藝品商店。呦呦荷造場創意料理的窗邊景觀餐台,明亮舒適,是用餐和下午茶的好場所。
紅樓與小白宮 |
紅樓 |
紅樓入口處及舊時台車軌道(有亮光指示) |
文創藝品 |
藝文書籍 |
文創藝品 |
文創藝品 |
紅樓內餐廳的一環(呦呦荷造場創意料理) |
人字型紅磚鋪面(保持原來的紅磚地坪) |
輕便軌道(樟腦工廠手推台車軌道) |
龐大的空調隱藏在管道間,避免噪音及空間的視覺。(在紅樓部分)石材基礎遺構,並記錄過去南門工場的歷史。
特別的餐墊(古蹟修復硏究之手稿) |
下午茶 |
小白宮是明治時代的石造建築,因外觀灰白色,又稱「白樓仔」。牆面由唭哩岸石及紅磚砌成,唭哩岸石取自舊台北城牆。現今小白宮作為多功能展示舘。
小白宮展覽館 |
小白宮展覽館 |
小白宮主題牆,由舊木料堆疊而成,並展示替換下來的圓拱𥦬、黑瓦、屋架圖版。
室內的長𥦬、圓拱𥦬、及頂上的照明系統。
老建築的屋瓦 |
老建築的屋瓦 |
老建築的紅磚 |
「舊材料」再被重新利用,以凸顯南門園區的歷史背景 |
「舊材料」再被重新利用,以凸顯南門園區的歷史背景 |
四百石儲水槽,落成於 1929 年,因應南門工場兩次火災而建造。池水來自樟腦及鴉片工場的冷卻水,容量為400 石。(這天正好清洗中)
園區景觀 |
園區景觀 |
老樟樹 |
園區景觀 |
酢漿草(幸運草) |
南門園區修復參與的工匠名錄 |
南門園區修復大事紀 |
周末的假日市集 |
琉雲光景(藝術家:黃沛瀅作品),華司和彩色玻璃為創作元素,像雲朵,也像單細胞生物,蔓延、展延,閃耀著光芒,象徵著產業歷史的美好時光。
參觀時間:
園區:週一至週日,每日上午六時至下午十時
展示館:週二至週日,每日上午九時三十分至下午五時止(每週一及除夕、春節初一休館)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