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芳早在清光緒年間,先民因當時陸路交通不便,往來於臺北地區全靠基隆河水路運送補給,瑞芳對外水運接駁渡口以柑仔瀨,就是現在的柑坪里(合稱內瑞芳),已成為臺北地區往返於噶瑪蘭(今之宜蘭)之間者的必經之地。後來因為金瓜石及九份山區陸續發現金礦,採金人絡繹不絕,上山採金必先經由柑坪里,當年基隆河接駁渡口附近,有一商家鋪號名為「瑞芳」,而其店店貨之日用品,可說是南北雜貨俱備,成為前往山區採金與往返噶瑪蘭中途補給及休息所。由於往來者眾多,都不約而同或口頭相約,都說「去瑞芳」,或「從瑞芳回來」聚集同行,沿襲成名。(資料取自瑞芳區公所)
八斗子位在新北市瑞芳和基隆的交界,被鐵道迷譽為台灣最美海岸支線。可以欣賞360度的廣闊美景,海風徐徐,吹得讓人如醉如癡,群山與海天環繞成一個幽靜美麗的世界。
每年回到台灣,都不忘到這塊富有歷史又兼具風情的地方走走。燕燕提議去瑞芳海濱放風,大家一起去「尋」海豹。這種高溫天氣去海邊豈不曬成魚乾嗎?但又好奇台灣海邊怎麼會有海豹?
一走到海邊,就被那依山傍海及海天一線的壯闊美景所吸引,顧不得烈陽高照,開始尋找「海豹」的蹤跡。鋪地迎來的盡是凹凹凸凸的海蝕洞、礁岩,由風蝕造成的地貌,別有洞天,不得不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我們緊鄰著海岸的步道,一邊欣賞著奇特的地貌,一邊聽著海浪拍岸的聲音。
 |
鐵炮百合抵抗炎日和鹹鹹的海風 |
 |
大坪海岸 |
 |
基隆嶼 |
 |
大坪海岸 |
 |
大坪海岸 |
 |
撿拾海藻,曬乾可以煮海菜湯 |
 |
海藻 |
 |
海蝕溝 |
終於看到酷似海豹的岩石,像似剛剛從海裏上岸,昂首闊步,令人又驚又喜!但是要跨過這短短的一兩百公尺,卻寸步難行,除了潮汐外,還要通過又溼又滑的海蝕平台。
 |
海豹岩 |
 |
豆腐岩 |
 |
佈滿綠色海藻的礁石平台
|
 |
佈滿綠色海藻的礁石平台
|
 |
海蝕崖 |
 |
海蝕崖 |
老師正帶領一群學生來觀察潮間帶的生態環境,並貼心的幫他們準備了防滑草鞋。穿草鞋對小朋友來說十分新鮮有趣,但是光著腳丫穿著草鞋走起來難免有點刺痛,踩在海水裡,草鞋泡軟後就和一般鞋子沒有差別了,孩子夾帶著歡樂興奮的聲音去海邊尋寶。
 |
潮間帶生態 |
 |
藤壺 |
「薯榔染布」是古老的傳統工藝,山中常見的薯榔不宜食用,內含單寧酸及膠質,可加強纖維的韌性,並防止海水腐蝕,成為極佳的染料。漁民以紅褐色的薯榔汁液將漁網染色,有隱形效果增加魚群入網的機會,遊客可在八斗子體驗這項失傳的技藝。之後用海水洗 「薯榔染布 」,大家在岸邊將之前綁緊的薯榔染布打開,天馬行空的創作即可呈現。
八斗子漁港旁的「大坪海岸」除了豐富獨特的地貌,又增添綠色的色彩(海藻),坐在這塊「綠寶石」祕境旁,看著浪花起起伏伏,聽著海浪聲隆隆作響,眺望著基隆嶼,⋯⋯真是人生意境與大自然的最佳契合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