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林安泰古厝」舊稱安泰厝、榮泰厝,現在位於台北市中山區濱江公園,是一棟二進五間起四合院古宅。原於乾隆年間(200多年前)建在現在的大安區四維路,民國67年(1978年)因敦化南路拓寬而面臨拆除,引起古蹟保護運動,促進《文化資產保存法》立法,民國73年遷建後作民俗文物館之用。民國89年5月由臺北市民政局規劃為「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」,並對外開放參觀。民國98年配合臺北花卉博覽會參與活動。民國100年持續開放供民眾參觀,是台北市重要觀光景點之一。
蟾蜍山巒頭作為『風水案山』,象徵案山巒頭的假山「顧渚茗山」。「案山」就是近而且矮的山,主要是代表財運和權力。古語有云:「伸手摸着案,積財千萬貫。」,如宅前明堂有案山而且近,便能得財而且發貴。
古厝是典型的閩南建築形式,庭院及周圍的林木花園講求自然和諧,有雲水自在之造景理念。庭園中蜿蜒曲折的小徑與假山流水相結合,營造出高山流水的意境。或見怪石嶙峋,或見野景成趣。亭臺樓閣、小橋流水、粉牆映翠竹,波光現枯石,塑造幽遠不盡的空間。
半月水池前為平坦的藏風聚氣「明堂」 |
院牆、走廊、亭榭的牆上,挖出各式各樣的洞口,形成各式各樣的空窗,又稱為透花窗,各有風采。窗戶的變化意象繁複,構圖巧妙,造型非常精緻。在空窗後置石峰、植竹叢、芭蕉,構成一幅幅小品圖畫,是古代庭園的特色。(空窗的高度多以屋主的視覺高度為準)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