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2日星期四

野草居食屋

 

   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?許多店家利用日據時期留下來的一些老屋,經過翻修整理,現在搖身一變成為民衆吃茶聊天的好去處。巷弄裡的咖啡館、餐廳、文藝館、茶室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來,讓安靜昏暗的小巷多了幾盞燈,也增添了幾許溫馨與浪漫。

    Polly夫妻邀請我們來這家以佐酒餐點為主的「野草居食屋」,是個營造台北庶民的深夜食堂。「野草居食屋」並沒有什麼讓人「驚喜」的外觀,裏面的布置十分樸食無華,和我住過十多年的日本宿舍非常類似。







    入座之後,邊啜著香茗邊細細端詳,才發現柔和的燈光下,日造老屋所特有的氛圍。簡約的風格和木造結構的日式建築的傳統元素,靜謐氣息中透出歷史的韻味。室內分成幾個小區,幾乎座無虛席,但是用餐環境還算舒適愜意,不會受到別桌客人的干擾。











    新鮮的食材與精緻的擺盤,讓視覺與味覺一同獲得滿足。有點像居酒屋的「小料理」,份量不大,可以多點幾道不同風味的菜色,品嚐唎酒師推薦的葡萄酒,度過幸福的用餐時光。


炸蝦酪梨明太子
清炒水蓮

牛頰肉串燒,肉質鮮美多汁

帶皮玉米筍

絲瓜炒蛋

牛五花蘆筍捲

鮮蝦軟絲天婦羅

炙比目魚鮨握壽司,口感嫩滑,油脂超豐富



手羽先串燒


蝦油鮮蝦炒飯

北海道名物小碗丼

蔥鹽牛舌


    野草居食屋給人輕鬆自在的氣氛,低調又充滿「家」的溫馨感,適合與親朋好友在此享受悠閒的時光。






附記:

    同安街二十八巷一號位於日本時代的川端町,為台北帝國大學石井稔家族所有,大平洋戰爭結束後。由臺灣大學農化系陳玉麟教授入住,為紀念陳教授一生於農業與雜草研究之奉獻,整修後命名「野草居食屋 」,注入居酒屋與食堂,將日式老屋轉化為溫情的深夜食堂(資料來源:野草居食屋)

    2012年,黃金種子文化接下陳玉麟教授故居,營造第二個老屋新據點,融合居酒屋與食堂的元素,打造成「野草居食屋」。「野草」的概念取自於陳玉麟教授所成立的「雜草協會」,一座被世人遺忘充滿雜草的日式老屋的奇蹟新生,在菜單設計中也加入了野草的概念。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